Monday, February 14, 2011

那夜煙火燦爛

那夜,
璀璨的煙火染亮了寂寥的漆黑夜空,
爆竹聲、煙火聲不絕於耳,
有身陷嘉年華的錯覺。

站在活潑調皮的小瓜身旁,
在煙火升空迸出火花之際大喊“哇”......
彷彿返回童稚時光,
想起大人說的“看到煙火要大喊才會更爽”的快感,
朵朵煙花襯托朵朵心花,
霎時間有種說不出的快樂。

來到≪陀飛輪≫說的轉折年齡,
宛如是該奮鬥的最後門檻。
感激有點小能力用金錢換取快樂,
然後要再更努力才能接近那夢想的藍圖。

燦爛煙火定格腦海的那一秒,
我是這樣想的。

Saturday, February 12, 2011

預知的告別

寫下了最後一篇《休止福》後,
她的部落格在幾天後終於在網絡的世界消失了。
閲讀了兩年多的時光不算長,
儘管她預告了即將刪除部落格,
但她消失後遺留的空洞感覺有些明顯。

最初寫部落格的時候,
純粹是想找個寫作的出口,
沒想過因此結識了一些人、
接觸了一些精湛的文字和照片,
旁邊的鏈接還變得越來越多。

曾在某一次的正式會面中,
對方問我最欣賞的作者是誰,
我毫不遲疑地回答了謝嫣薇和林夕,
這個回答至今還未被動搖。
那些精彩的論點、詞藻、資訊、話題,
如今只好期待未來能夠以另一種方式閲讀到她的文字。

花謝花還在。
還好,還有雜誌和書籍。

再見以前先說再見。
Agnes,
祝福你在未來更精彩!

Wednesday, February 02, 2011

風信子之語


擺在桌上一天後,
風信子開始開花,
靠近它時,
還聞得到它散發的淡淡幽香。


我喜歡它美麗的名字,
聽説英國新娘的手捧花也會參雜一些風信子。


粉紅色的花語是浪漫,
從好朋友的手上接過這一盆風信子,
感覺很窩心。


新的一年,
但願所有的事情都能像風信子一樣,
開得燦爛,
笑得開心。

從攝影的角度看世界 – World Press Photo Exhibition

周日抽空去了KL Convention Centre 的World Press Photo (簡稱WPP) 的展覽會一趟。這個由荷蘭世界新聞攝影基金會發起的世界新聞攝影比賽被譽爲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及最具權威性的專業新聞攝影比賽,其宗旨是爲了推動新聞攝影的高度專業水準,同時也爲了倡導自由、無界限的時事報導。

WPP的攝影比賽項目多不勝數,有一般新聞、日常生活、新聞人物、藝術與娛樂報導、自然景象、體育專題報導、肖像特寫、社會新聞報導等,每組項目展出一、二、三獎的作品。這些得獎作品也會在全世界45個國家巡迴展出,續8年前之後,這一次WPP又有幸來到了馬來西亞作巡迴展出。

甫一進場便是一連串的戰爭實地攝影紀錄,有因爲戰爭失去家園的、被埋在土裡的女嬰、暗殺、槍殺事件、親吻屍體、上街示威的人們,血淋淋的照片一一呈現眼前,心情頓覺得沉重。現場鴉雀無聲,人潮稀少,這樣也好,讓人可以精心地閲讀每張照片背後的故事。攝影鏡頭下的人們,毫無和顏悅色可言,那一些列關於戰殤的畫面,每個人的臉上都發出驚訝、恐懼及悲痛的表情。

當你以爲在戰爭中最惹人同情的是手無寸鐵的老百姓,被派上戰場的士兵也有鮮爲人知的辛酸面。被迫前往伊拉克的美軍在戰爭中飽受身心的煎熬,有幸逃離死神手中的軍人都在戰爭中受了嚴重的創傷,有者被炸到只剩下40%的腦部;有者因爲長期處於戰場,即使回國後卻患上了嚴重的精神緊張,神態淒然。

除了戰爭實地畫面之外,這裡也有描述社會問題的畫面,如毒品禍害、妓女淪陷等。我記得那一連串的恐怖畫面,一個男人因爲犯了通奸罪,在伊斯蘭的教法下,站在一個深洞裡的他被石頭活生生地丟死。

穿過這一張張觸目驚心的畫面後,終於看到一些比較輕鬆的人物、生活特寫畫面,整個過程才不至於以沉甸甸的心情結束。



所有的照片攝於2011年KL Convention Centre 之 World Press Photo Exhibition


(第一排左二) 關於Ceci與Meme的故事。一連9張的生活寫照描述Ceci從11嵗開始接觸探戈,Meme是她的探戈舞伴,他們在餐廳裡、街道上忘我地跳舞,也描寫Ceci上班遲到、與老闆起了爭執,接著被開除,很寫實的情節,算是比較貼近真實生活的一輯照片,也是我最喜歡的作品。

(第二排左三) 家園被戰役摧毀後留下來的殘局。一名父親企圖返回家園替孩子收拾衣物時卻遭砲火襲擊,不治身亡。

(第二排左四) 百貨商場一包包被排列整齊的肉類在上架前的製作過程。令人心驚膽戰的屠宰場懸吊著一只只已被剝好皮的綿羊,我一直在想那些驚見其他“同伴”慘遭厄運的綿羊們心裡到底有何種感受?

(第三排右一) 高齡91嵗的老婆婆在四年舉辦一次的World Masters Games中參加800米自由式的游泳項目後的英姿。

(第四排右一、右二) 在男女生進入青春期前,某些男女生的身上都會出現雌雄同體的特點,攝影師以5年為一個界定,拍攝他們6至18嵗的模樣,讓觀衆重新對性別注入不一樣的觀點。

逛完攝影展以後,距離關閉時間還有一小時。慶幸托朋友的福才獲知有關此攝影展,通過這些精彩的畫面與文案,才發現新聞性的攝影並不如想象般中沉悶,反而仔細觀賞每一幅畫面,好像都能領略出一點什麽。之後與友人侃侃而談觀後感,發現同樣的攝影展,讓我們印象深刻的卻不是百分百地相似,然而這些微差的感受卻也是一種自在的分享。

更多得獎作品,請點擊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