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生活的故事.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生活的故事. Show all posts

Tuesday, September 10, 2013

comfort song

如果說無時無刻都能讓身心靈感到滿足的食物被稱爲comfort food,那無時無刻都能撫慰人心的歌曲就應該被叫做comfort song。

那些莫名的時刻、那些踏入KTV不知要點什麽歌的時刻、那些看著風景就會想聼歌的時刻、那些獨自搭車/開車的時刻、那些閙情緒的時刻、那些雨天容易傷感的時刻、那些想要假裝文青的時刻,我都會想起這首歌 – 《旅行的意義》。

這是一首帶點小傷感的情歌,述説著他和她的回憶。他踏遍了世界各地,看過許多美景和人後發現他留戀的是外頭的花花世界,所有關於她的一切,他無從表達他的想法。

於是不管是想起經歷過的而心有慼慼然,還是喜歡旋律、歌詞或陳綺貞不溫不火的唱法,只要聽到這首歌,平靜感就會油然而生。所谓的comfort song,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Friday, November 23, 2012

一場雨

三點一刻
雨如常從天而降
城市披上迷濛薄紗
假裝在全夏國度
淺嚐秋季的惆悵
低溫雙手
用熱茶驅趕寒意

你站在窗前
想著對面辦公大樓
倏忽出現吳彥祖或古天樂
但窗簾鍾情早晨陽光
看不見
猜不透
簾後面的況味

日復一日
停停走走
你想起了誰
誰也不便再度提起
只能借一場風雨
洗滌雙眼
再複製深刻回憶

Thursday, November 08, 2012

我們擁有的那些(青春)回憶

千禧年之前,常常深夜不睡等你的電話,我們每天聊好幾小時,不能跟喜歡的人說的話都能跟你說,那時我早已知道男女之間的純友誼並非天方夜譚。

後來你出現了,我們從朋友變成情人。沒有手機的年代,我們異常守時,你說三點到,從不讓我等到三點一刻。你打電話來我家找不到我的時候,心急如焚;找到我以後心疼地責備我,要我別亂跑。那年去過的電影院拆了;唱片行結束營業了;送我的心形吊墜掉了;但路邊攤還在,只是在你之後,我沒有再去過了。

家裡裝上網絡以後,我們學會了用ICQ與這個世界接觸。那時候聊得最多的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我們學會偽裝自己的真實身份和年齡,通宵達旦地呆坐在電腦前痴痴傻笑也不知所為何事。那個時候不懂寂寞,頂多只是抱著好奇或好玩的心態在看ICQ這件事。

後來越來越多朋友加入ICQ行列,跟陌生人聊天的次數越來越少。偶爾看見你的小花突然上線,彷彿你穿透視窗站在我跟前一樣,我的無所適從讓我立刻憑本能反應把上線狀態改成“invisible”,但有時卻試著像從前一樣若無其事地與你聊著不相干的小事,但原來所有的小情小愛還是會讓人感到錐心之痛。

後來ICQ步入沒落,每個人電腦的右下角從一朵小花變成了小人兒。從一對一的交談,我們開始群體聊天,什麼姐妹淘、兄弟幫的聊個沒完沒了。你說MSN讓人距離變得好遠,隔著網絡大家侃侃而談,見面時卻遮遮掩掩,這樣不真實的感覺讓你好一陣子從MSN的人海消失。

遇見你,生活的激情像是沉睡多年的獸瞬間蘇醒。我以為我把青春期又重活一遍,像《犀利人妻》的瑞凡碰上薇恩而喚起從前那個叛逆、無法世故、瀟灑不羈的小子,以為那才是最真的自己。但,我和他一樣,忘了每個人生階段都像那四季一般,春天到冬天不斷更迭,沒有人能夠駐留在某一段光陰,賴著不走。

我們的青春跟著大時代的巨輪前進,當浪花越來越高的時候,我們只能隨波逐流,沒有人可以拒絕改變。儘管ICQ後來重返Apps Store,但是當年 “Oh Oh”的響亮聲音和小花在這個時代看來,是緬懷多於實用。

再牢靠的記憶都會被時間打敗;再強大的勢力都有可能被取代的一天,更何況是層出不窮的科技。科技越五花八門,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事越少。那些被認真記得的畫面都是因為那裡頭有著我們認為最重要的人和物。

再見了,澎湃的悸動;再見了,銘心的創傷。

再見了,ICQ時代;再見了,MSN時代!

Sunday, October 14, 2012

關於手機失竊這件事

手機在城中商場被扒掉,冷靜地握著駕駛盤回家。回到家確定遺失以後才開始慌張,最後奔波了一整晚,總算把所有的事情搞定。通過網絡追踪電話下落、撥電至明訊凍結電話號碼、再回到現場詢問店員 (機會固然渺茫,但卻可讓自己真正死心)、再到明訊分銷店索取同號碼的電話卡、暫用黑莓手機再等待電話號碼重新啟動,身體雖疲累到極點,但心底的空洞才是失落的主因。

扒掉了手機事小,遺失了手機資料才是重點。遺失的那一刻,身體某個部分像突然被瓦解,完全不曉得該怎麼辦,記憶仿佛也跟著衰退。我忘了上一次把資料synch到電腦是什麼時候,手機裡頭是否有著任何密碼,還有什麽需要更換密碼的apps,麻煩程度可見一斑。
我想起過去幾個月發生的事情,想著拍過的照片、去過的活動、旅行等,還有輾轉難眠的時刻總愛開著Note寫些有的沒的……當這一切突然歸零,記憶也不牢靠的時候,心裡真有說不出的難過。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件事,日常生活對智能手機的依賴程度原來已達“病入膏肓”的境界。

話説後來借到蘋果手機,連接到電腦的時候,屏幕跳出來的框框顯示最後一次back up是半年前,換言之,這半年紀錄過的都消失了,永不復返。許多可一不可再的畫面在腦海失序倒帶,但也只能一再地告訴自己,重要的,記住了;記不住的,不重要了。

也許重新reset也不錯,消失的那半年就當度過一個沒有記錄的悠長假期,以後除了要看緊包包之外,還要定時儲存資料以免重蹈覆轍。

p/s: Find My Iphone apps 後來終於追蹤到手機下落,短短三天,手機已經飄洋過海去了雅加達,看到電郵的時候真不知道該笑還是哭。

Sunday, August 26, 2012

結束的樂章

從高處俯視打烊的咖啡店,店員忙著清理咖啡杯、小碟子,打掃等,這些乍看不起眼的工作都是他們每天重復練習的動作,洗洗刷刷地,結束辛勞的一天,享受繁忙時刻後的寧靜時光。

那夜離開購物廣場之時,外頭仍舊細雨綿綿。堵在車龍逾一小時,我們在各自回家的路上收聽同樣的電台節目,聽著尋常人的生活故事,随即而来的流行K歌,加上細雨聲,突然好想這一段路還可以再長一些,在微微晃動的車子裡感受這雨天的美好。

Sunday, August 05, 2012

雜記

如果舉凡情緒不好都要歸咎天氣,那大概一個招牌壓下來,姓“賴”的人比比皆是。


樂於在忙碌之餘亦能好好地吃一頓飯紓解壓力,只要食物的素質不算差,吃飯的人又有共同話題,通常大笑一頓後,沉重的壓力再沉重也知道自己不是在孤身作戰,那種感覺原來可稱之為“動力”。


前往火葬廠的巴士上,我們平靜地談論假若哪天舉行葬禮,會選擇怎樣的葬禮儀式。我們都只想平靜地播放喜歡的歌,前來的賓客都是最想見的人。但如果到了塵歸塵、土歸土的那天,最想的其實還是不要成爲任何人的負擔。


電視直播倫敦奧運開幕典禮,鏡頭從大笨鐘開始,橫掃泰晤士河,看到河畔的倫敦眼,再經過London BridgeTower Bridge,這些熟悉的場景依然能夠牽動心底的記憶,遙遠的夏天因時間的洗禮變得更完美可貴。來不及感受倫敦陰鬱的天氣;來不及走遍大街小巷;來不及在公園放空思緒;這些來不及都加深了對倫敦的迷戀。總有一天一定能重返舊地,細細地完成這些來不及的事。

Sunday, March 04, 2012

幸福的口感

韓式料理不是日常生活中首選的,因爲不喜歡泡菜酸酸辣辣的口感,但其他的燒烤類或雞湯等倒是能夠接受。

不久前一度愛上那吃了會有幸福感覺的韓式套餐,當時在三人餐桌上的談笑風生,讓那一頓晚餐更爲愉悅。

後來再重回餐廳,本以爲可重溫那幸福的滋味,沒料到小菜已換了菜色,湯頭偏咸,吃完後僅多了飽足感,絲毫沒有味蕾和記憶眷戀過的味道。

到底是那次的晚餐氣氛良好,才有了幸福感覺?時間美化了食物的印象?還是餐廳的素質日益下降,導致菜色都不合口味?也許還要光顧一次才能再下定論。

孤獨的角落

情緒沒來由地襲擊,你看著遠處的靜物不語,感受孤獨帶來的靜默時刻。

右側的位置少了陽光的照耀,顯得陰沉鬱悶,海面上的浪規則有序地向前平靜滑行,如同陪在身邊的過渡人一樣,彼此沒有説話卻給予了心靈最大的慰問。

喜歡一群人的熱鬧,也開始懂得享受落單的快樂。並非所有時刻都有人陪伴才算完整,即使不單身,也需要獨處時刻來與自己對話,而對話的方式不外乎進行自己喜歡的事情,靜靜地看電影、吃飯、閲讀、喝咖啡、慢跑、走路、開車,沒有任何電話和社交網絡的滋擾,以最舒服的方式度過一個人的時光。

就像心裡某個角落,你收藏了最美的事物,即使無法與他人分享,但卻感覺美好。

永遠孤獨而美好。

Thursday, February 09, 2012

捍衛蘇丹街 ∙ 捍衛文化遺產

年十四,元宵節前夕,入夜後抵達Chapel福音堂,街上的人們也三三兩兩朝著同一方向前去。紅彤彤的燈籠整齊排列,雖說仍是新春佳節,但現場瀰漫的氛圍像祈願多於歡慶,每個人似乎都為了一點什麼前來。若你問我而何而來,我,為了回憶而來。

一眾本地歌手聚集在福音堂的小空地前彈彈唱唱,而福音堂的另一隅人潮如鯽,欣賞文化表演和演說。靠在圍牆上觀看蘇丹街改建捷運站後的視頻,是的,它看似更繁榮了,但卻不是大家原來熟稔的那條街。蘇丹街和茨廠街一帶的百年老店記載著中華一路走來的文化與歷史發展,乃華社不可被磨滅的印記,也是國家重要的發展見證。看著老街的一瓦一簷,斑駁的牆壁彷若以沉默的方式敘說歲月的滄桑與文明,若真改造為捷運站,人文歷史便會從此失去追溯的軌跡。

身為土生土長的吉隆坡人,在這裡留下的足跡不計其數,感觸是必然的。小時候常常跟隨老爸來這裡的書局閱讀、買參考書。後來中學時期就經常流連海螺民歌餐廳一帶,當然還有去看演唱會必經的蘇丹街。宇珩說這裡是孕育他們音樂夢想的地方,我想說海螺民歌餐廳也是我促使我接觸本地創作的啟蒙者之一。雖然我並不全然了解這一帶的歷史背景,但在這裡度過的青澀歲月,和友儕們的集體回憶是成長中重要的一頁,一想到未來這條街也許會面目全非,無言的唏噓在心底無限擴張。

現場許多人攜老扶幼,甚至懷孕媽媽也熱烈加入是次活動。人們手執燈籠或蠟燭,慢慢隨著隊伍步行到街頭,把燈籠掛上或把祈願蠟燭放在瓶子裡擺在路邊,沒有火藥味,皆以和平積極的態度守護老街。人們在燈籠上留下的心聲不盡相同,有的悲慟;有的平和,但都旨在希望蘇丹街得以保存下來。儘管遊行隊伍中絕大部分是華人,但也有其他友族同胞參與表演,甚至外國遊客也來支持。某部落曾差點遭搬遷的馬來首領也現身演說,振奮的說詞更是讓現場熱血沸騰,喝彩連連。

雖說單憑這次的捍衛活動就想政府改道畢竟不是易事,但多少也喚醒了更多人士的關注。實際上,這些年來,老街的風貌已不如從前,有些地方早已被遷移或換了作業方式,剩下的又瀕臨垂危之狀。所以,我想保留古蹟的工作勢在必行,而且還要發揚光大,進行維修之際更要努力推廣水準之上的文化活動,就像人們到歐洲旅行時也特別希望能碰上當地的文化節或慶典,因為那是最能展現當地人文風情的最佳管道。

“燈佑蘇丹街”的祈福活動過去了,但捍衛之路尚未結束。假如蘇丹街這次無法倖免,想必未來有天,茨廠街、諧街甚至印度街也會蕩然無存,所謂的歷史文物都只能成為繁華都市燈影下的犧牲品。

多位曾在這一條街孕育音樂夢想的歌手齊聚獻唱


身塗白色的藝術家以焚燒報紙來憑弔蘇丹街



輕輕筆觸揮灑希冀與展望


扮演吉隆坡開埠先賢葉亞來


第一次細看甚具歷史價值的人鏡慈善白話劇社


街頭高唱輕快佛曲


壁畫表達捍衛之心


排排蠟燭以微小的燈火為蘇丹街祈福


懸掛的祈願燈籠,盼望凝聚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力量能換來欣喜的結果

Tuesday, February 07, 2012

World Press Photo Exhibition 2011 – 用攝影來與世界溝通

又一年了。

依然選擇晚上時分去參觀世界新聞攝影展,原因無它,只因人潮稀少,可以靜靜欣賞作品和背後的故事。展出的部分作品依然震撼,寫實程度佳,但難免有些照片會令人感到畏懼和不安,入口前的提示已貼心地提醒了這一點。

特喜歡這次展出的三項作品。

生活的藝術
來自剛果金沙薩 (Kinshasa, Congo) 的Josephine Nsimba Mpongo在破舊不堪的鄰里練習大提琴。她雖是交響樂團的成員,但早上的身份不過是在當地市集販賣雞蛋的普通小販。筑起的綠色圍欄成了她小小的天堂,看她臉上的陶醉神情和奢華的大提琴與外頭髒亂的世界形成強烈對比,仿佛說著沒有天底下沒有懷才不遇,只有肯不肯實踐而已。


Andrew McConnel/ 1st Prize Arts & Entertainment Singles


華麗的摔角
對於摔角的既定印象是男性專屬的運動項目,而且摔角手個個臃腫難分、面目猙獰,看他們在擂臺上摔撞的樣子總忍不住為他們捏一把冷汗。然而,玻利維亞的自由式摔角不僅讓女性參與,他們還身穿華麗傳統裙裝打鬥,跟傳統的摔角截然不同,十分新穎特別。


Daniele Tamagni/2nd Prize Arts and Entertainment Stories


受傷的羔羊
初看這張照片,我想起奈良美智的作品,但實際的辛酸故事卻令人唏噓不已。越戰期間,美軍在森林和農田灑下一種稱作“橘劑”的化學落葉劑,裡頭所含的戴奧辛化合物屬長效性毒素,人們相信就是這種毒性物質造成她的缺陷。據説這種毒性的禍害四十年後依然存在,造就下一代身體出現缺陷和先天性疾病。


Ed Kashi/2nd Prize Contemporary Issues Singles


所有照片會在KL Convention Centre持續展出至2月12日,若有時間,不妨走一趟,看看外面的世界,圖一、兩個小時寧靜思考的時刻。

Saturday, September 10, 2011

Mary。Merry Christmas

你坐在靠窗的雙人座位,靜靜地看著讀物,吃晚餐,喝綠茶。

窗邊懸挂的蕾絲裝飾頗有節慶氛圍,你低頭的時候,我剛好按下了攝影圖標。

燈光這樣灑在你坐的位置,好想跟你(提前)說一聲:“Mary, Merry Christmas!”

Thursday, September 01, 2011

關於這些那些

朗誦
你細細地述説關於生命中最關鍵的經歷,然後輕輕朗誦獻給孩子的繪本故事。毛毛兔和小女孩穿梭在充滿秘密的森林裡,透過你的聲音,感受更深刻動人。那一年站在書店看完男人與魚的故事後衍生了另一個自己的版本,若不是透過動畫的構圖,我幾乎忘了那時候對於書寫的心情,沒有方向,沒有壓力,可這些也像你說的,若不是那年的那段經歷,或許無法成就今天的你。同樣的,日子一天天消逝,若不是某段經歷,也不會造就今天的想法與改變。

星空
無法與世界溝通的小孩。打轉在眼眶的感動並非無以名狀,而是聯想到從前那個也無法和世界溝通的自己。喜歡仰望星空的那些年就如故事說的一樣,擡頭看著一望無垠的星空就感覺世界很大很大,什麽事情都會過去的。在經歷身體與心理變化的青春期,最依賴的是朋友,最相信的也是朋友,往往回家後就什麽也不說,無法世故,覺得不被了解的感受還倒不如埋藏在心裡或只跟日記本說。如果從前有機會開口說,今天會變成怎樣,真的不得而知。

夢境
夢見親愛的無故身亡,我從夢中驚醒,忐忑無措。記得有人說過夢見死亡一定要說出來才會破咒,先遑論迷不迷信這部分,說出口後,壓在心裡的悶氣頓然消失,當然也趕緊與她聯絡,確定她安然無恙,才真正鬆了口氣。有時夢境的真實度令人乍舌,這也包括了醒來後淚濕了枕頭,難過在心頭糾成一塊。

眼神
不自在的眼神在燈火通明的環境中不斷侵襲,恍如瞬間就會被吞噬。遊移的靈魂伴著寥寥無幾的高速公路,不確定眼前的是過分熱情而變得陌生,還是過於疲憊而變得無語。而最後還是選擇忠於自己的感覺,只說了想說的,畢竟有些話跟對的人說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除了納悶,還是納悶。

寂寞
最寂寞的莫過於不單身卻不時感到孤單。

Sunday, August 21, 2011

幸福兩則

儘管每個幸福的版圖都像倒模一樣,
千篇一律卻又怯於改變這俗套的理念,
深怕脫離了安分就會換來詫異的眼光。
難怪過來人一說起籌備事宜,
除了繁瑣冗長的過程,
卻沒有多少個真的記得當中的樂事。

。。。。。。。。。

好久以前就想過後來再聚的畫面,
看著你久違的笑臉,
確定那些落單的日子已漸行漸遠。
關於幸福誰也説不準,
無心插柳柳成蔭,
有時候就是這麽一回事。


Friday, July 01, 2011

空白格

本末倒置的生活寫照,
好像有些什麽開始瀕臨腐敗。


多懷念那些什麽也不做,
卻只是放空的神態。


Thursday, June 16, 2011

喜好

想起曾愛獨自游夜泳。

在昏暗的燈光下,
用非純熟的技巧在水里來回游著。

想一個人的時候,
就躲進安靜的水里世界,
假裝沒有窺視眼光的出沒,
假裝周圍都是婆娑的樹影,
在擁擠的城市換取片刻獨處時光。

喜歡被水環繞的姿態,
卻漸漸捨棄了曾偏好島嶼的感覺。
跟陽光海灘相比,
現在的我喜歡高原草坪多一點。

喜好究竟有多可靠,
到最後還不是經過時間洗禮而隨波逐流,
那些曾愛的到最後絕口不提,
從前抗拒的卻越來越能適應。

有些事情適應了以後會漸漸喜歡,
比如慢跑,比如獨處;
但有些適應了也只是適應,
稱不上有任何程度的變化。

親愛的,
你不過需要多一點時間來適應忐忑,
然後再尋回如游夜泳般的快感。

Thursday, March 31, 2011

一個下午、一杯咖啡、一本書

一個人的下午,
購物廣場的人潮並沒有想象中冷清。
外頭烈日當空,
用一杯咖啡的時間,
看完剩餘的半本書,
再隨性地在記事本做些記錄。

孤單並不代表寂寞,
享受這種跟自己獨處的時光,
也喜歡跟大夥兒在一起嬉鬧的時刻,
但心情卻格外不一。

歸家的路途陽光依然猛烈,
開始堵車的傍晚時分,
車速逐漸減緩,
看著一天的煩囂步入句點,
卻有一種紛亂中的寧靜。

Wednesday, February 02, 2011

風信子之語


擺在桌上一天後,
風信子開始開花,
靠近它時,
還聞得到它散發的淡淡幽香。


我喜歡它美麗的名字,
聽説英國新娘的手捧花也會參雜一些風信子。


粉紅色的花語是浪漫,
從好朋友的手上接過這一盆風信子,
感覺很窩心。


新的一年,
但願所有的事情都能像風信子一樣,
開得燦爛,
笑得開心。

從攝影的角度看世界 – World Press Photo Exhibition

周日抽空去了KL Convention Centre 的World Press Photo (簡稱WPP) 的展覽會一趟。這個由荷蘭世界新聞攝影基金會發起的世界新聞攝影比賽被譽爲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及最具權威性的專業新聞攝影比賽,其宗旨是爲了推動新聞攝影的高度專業水準,同時也爲了倡導自由、無界限的時事報導。

WPP的攝影比賽項目多不勝數,有一般新聞、日常生活、新聞人物、藝術與娛樂報導、自然景象、體育專題報導、肖像特寫、社會新聞報導等,每組項目展出一、二、三獎的作品。這些得獎作品也會在全世界45個國家巡迴展出,續8年前之後,這一次WPP又有幸來到了馬來西亞作巡迴展出。

甫一進場便是一連串的戰爭實地攝影紀錄,有因爲戰爭失去家園的、被埋在土裡的女嬰、暗殺、槍殺事件、親吻屍體、上街示威的人們,血淋淋的照片一一呈現眼前,心情頓覺得沉重。現場鴉雀無聲,人潮稀少,這樣也好,讓人可以精心地閲讀每張照片背後的故事。攝影鏡頭下的人們,毫無和顏悅色可言,那一些列關於戰殤的畫面,每個人的臉上都發出驚訝、恐懼及悲痛的表情。

當你以爲在戰爭中最惹人同情的是手無寸鐵的老百姓,被派上戰場的士兵也有鮮爲人知的辛酸面。被迫前往伊拉克的美軍在戰爭中飽受身心的煎熬,有幸逃離死神手中的軍人都在戰爭中受了嚴重的創傷,有者被炸到只剩下40%的腦部;有者因爲長期處於戰場,即使回國後卻患上了嚴重的精神緊張,神態淒然。

除了戰爭實地畫面之外,這裡也有描述社會問題的畫面,如毒品禍害、妓女淪陷等。我記得那一連串的恐怖畫面,一個男人因爲犯了通奸罪,在伊斯蘭的教法下,站在一個深洞裡的他被石頭活生生地丟死。

穿過這一張張觸目驚心的畫面後,終於看到一些比較輕鬆的人物、生活特寫畫面,整個過程才不至於以沉甸甸的心情結束。



所有的照片攝於2011年KL Convention Centre 之 World Press Photo Exhibition


(第一排左二) 關於Ceci與Meme的故事。一連9張的生活寫照描述Ceci從11嵗開始接觸探戈,Meme是她的探戈舞伴,他們在餐廳裡、街道上忘我地跳舞,也描寫Ceci上班遲到、與老闆起了爭執,接著被開除,很寫實的情節,算是比較貼近真實生活的一輯照片,也是我最喜歡的作品。

(第二排左三) 家園被戰役摧毀後留下來的殘局。一名父親企圖返回家園替孩子收拾衣物時卻遭砲火襲擊,不治身亡。

(第二排左四) 百貨商場一包包被排列整齊的肉類在上架前的製作過程。令人心驚膽戰的屠宰場懸吊著一只只已被剝好皮的綿羊,我一直在想那些驚見其他“同伴”慘遭厄運的綿羊們心裡到底有何種感受?

(第三排右一) 高齡91嵗的老婆婆在四年舉辦一次的World Masters Games中參加800米自由式的游泳項目後的英姿。

(第四排右一、右二) 在男女生進入青春期前,某些男女生的身上都會出現雌雄同體的特點,攝影師以5年為一個界定,拍攝他們6至18嵗的模樣,讓觀衆重新對性別注入不一樣的觀點。

逛完攝影展以後,距離關閉時間還有一小時。慶幸托朋友的福才獲知有關此攝影展,通過這些精彩的畫面與文案,才發現新聞性的攝影並不如想象般中沉悶,反而仔細觀賞每一幅畫面,好像都能領略出一點什麽。之後與友人侃侃而談觀後感,發現同樣的攝影展,讓我們印象深刻的卻不是百分百地相似,然而這些微差的感受卻也是一種自在的分享。

更多得獎作品,請點擊此處

Thursday, December 30, 2010

暖暖

車子停在公寓樓下的泊車位幾天未被啓動。

前天媽媽下樓時順道經過車子,乍看以爲司機位子旁邊的鏡子沾了一大片污漬。上前一看,才發現鏡子竟整片裂得跟蜘蛛網一樣,她急急撥電給正在上班的爸爸,爸爸也匆匆趕回家,深怕鏡子是企圖被人敲破。

從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回家,爸爸看了看鏡子以後,發現碎片上有小石子,也不知道他哪來的靈感,説是割草工人在割草時,割草機夾帶的石子“飛”向車鏡,由於車子剛買來時就貼上了隔熱膜,所以鏡子並沒有立即碎成一塊塊,而是一點一點裂成蜘蛛網的形狀。

於是,爸爸就找了公寓的管理處説明整件事情,管理處人員看了鏡子以後並無表示詫異,還說,這已不是第一次了,之前也試過有另一輛國產車遭殃,啊!“飛來橫禍” 原來也可作如此詮釋。還好他說修理車子的費用會由管理處一力承擔。

其實,整件事情的經過都是由媽媽轉述給我聼,夜歸的我也來不及看一看車子的狀況,隔天傍晚看見車子時,它已換上了全新的鏡子,而且全在我不知情下一一擺平了車子的事情。若不是被车窗按鈕的貼紙提醒著切勿開窗,車子與兩天前根本沒有分別,那種感覺不只是一股暖流倒入心裡,更像喉嚨突然被卡住一樣,一個不小心,説話就會一直都在哽咽。

我的爸爸媽媽雖然偶爾會嘮叨,每每做任何事前都會叮嚀一番,但他們從小到大給予我的,包括自由,遠遠超越我能回報的。不管任何事情,只要一通電話回家,父母永遠第一時間給予所需的一切。天底下,不會欺負你的男人,大概只有爸爸,在我身上,這是真的。

記得小薩的父母曾埋怨她太久沒回家,在電話裡告訴小薩要得空回家看一看“傢私”,否則“傢私”被偷了也不知道,當下聽到她這麽說,我心裡也糾了一下,父母的期盼如此簡單,而我們卻常常連這渺小的願望也無法達成。

今天下班開車回家的途中,聽著《單車》,一邊跟著哼唱,然後就突然很想哭了。。。。。。

難離難捨總有一些
常情如此不可推卸
任世間多冷酷
想起這單車
還有幸福可借


Monday, December 27, 2010

聖誕宣言

馬不停蹄地在少於48小時内前往同一個註冊地點觀禮,
一是相交超過10載的小學摯友,
一是從小共處在同一屋簷下的姐姐。

註冊程序非常簡單,
輪候進入宣誓房,
證婚人和結婚者在同意書上簽名、
到所有人站立,
宣誓官宣讀誓言到倆人交換戒指、
結爲夫妻,
在短短的10分鐘内總結了相戀多時的證據,
不能說不浪漫,
只是公式化的成分居多。

被愛情宣言洋溢的聖誕節,
相愛的人兒從此換了身份,
結束單身生活。
祝幸福的人更幸福,
快樂的人更快樂!